生鮮電商傷亡慘重,2019年垂直電商節節敗退
時間:2019-12-21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與綜合類電商相比,以生鮮電商為代表的垂直電商往往顯得“小而美”,但也容易因品類有限而難以覆蓋消費者的多方面需求。正因如此,其在與綜合電商競爭的過程中并不占優勢。
2019年末,一度被視為電商領域最后一片藍海的生鮮電商卻“傷亡”慘重,除了呆蘿卜、我廚、易果生鮮等陸續陷入困境,鮮生友請、妙生活、吉及鮮更是接連折戟,引發業界諸多質疑。
若將時間線延長,在整個2019年,包括生鮮電商、奢侈品電商等在內的整個垂直電商市場風云變幻、幾經更迭。前有老牌奢侈品電商平臺尚品網暫停營業,后有美妝電商平臺樂蜂網停止運營,無不表明,與綜合電商相比,垂直電商正日漸式微。
站在年尾回首即將過去的一年,除了總結過去,更重要的是從中汲取能夠為行業提供的價值參考。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垂直電商在夾縫中求生,剩余玩家需要找準自己的獨特定位,尋找差異化優勢。在此基礎上,還需進一步精細流量運營,提升用戶粘性及有效轉化,同時緊跟行業趨勢,才能獲得更多生存空間。
樂蜂網、尚品網接連停運,開啟垂直電商衰退潮
2019年7月以來,老牌奢侈品電商平臺尚品網及昔日明星美妝電商平臺樂蜂網的相繼關停,開啟了垂直電商最新一次的衰退潮。
早在今年7月底,尚品網在聲稱“融資進展正常”不到一個月后突然宣布,因融資重組不順、經營受阻而暫停營業。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總體而言,尚品網在發展過程中缺乏準確定位、難以打出有效的差異化,加上融資不暢、盈利不佳,最終只能以關停告終。
無獨有偶,一個月后,唯品會旗下的樂蜂網也發布通知稱,由于公司業務調整,樂蜂網PC端及APP端均將在2019年9月18日停止運營。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當年唯品會收購樂蜂網是為了做大自身的美妝品類,目前美妝已成為唯品會僅次于服飾的第二大品類;從這個角度說,樂蜂網其實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而唯品會、蘑菇街作為垂直電商的典型代表,在與阿里、京東等綜合電商的較量中,也依然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根據上述平臺最新發布的三季報,不論是營收體量、盈利能力,還是活躍用戶數,這兩個陣營仍相去甚遠。
2019年第三季度,唯品會總凈營收為196億元,同比增長10%;蘑菇街同期營收僅為1.98億元,同比減少1.53%。而同期京東、阿里的營收規模均超千億,分別達1348億元、1168億元,且都保持約30%增速。同時,唯品會Q3凈利潤為8.76億元,蘑菇街調整后的凈虧損約1.7億元,同比增虧;京東及阿里Non-GAAP下的凈利潤則分別為31億元、327.5億元。此外,唯品會與蘑菇街的活躍用戶數均為千萬量級,而阿里與京東的這一指標早已破億。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電商行業紅利消失殆盡,行業已呈“貓拼狗”的三強格局,垂直電商一方面被綜合電商擠壓,另一方面也面臨直播帶貨帶來的壓力,生存空間日益收窄。
呆蘿卜、妙生活等相繼折戟,生鮮電商成“傷亡”重災區
同樣在2019年下半年,生鮮電商作為垂直電商的一個細分賽道,因多家平臺突然遭遇“滑鐵盧”而被外界認為再度進入洗牌期。
11月下旬,曾屢次被曝出資金緊張的生鮮電商平臺“呆蘿卜”終因燒錢過快而陷入資金泥潭,如今盡管其部分門店已恢復營業,但有觀點認為,呆蘿卜經此一事后失血過多,繼續運營恐步履維艱,未來或許仍岌岌可危。
進入12月后,主打凈菜配送服務的生鮮電商“我廚”被曝暫停服務,其官網及APP一度無法正常打開,目前雖已恢復使用,但大量商品仍顯示“已下架”。同時,“易果生鮮”則第三次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達1411萬元;易果生鮮方面對此回應稱,因所涉及的業務標的較為特殊,履約方式等商務細節安排尚未達成一致才被列為被執行人,但目前雙方的商務細節談判已初步達成共識,會盡快解決該事項。
值得一提的是,“我廚”為“易果生鮮”運營主體全資控股的平臺,而后者則為不折不扣的阿里系生鮮品牌。這表明,“寒冬”之下,即便是背靠巨頭也難以保證始終維持良好的運營。
除了上述身處困境的平臺之外,更有多家生鮮電商平臺陷入關停危機,數次引發外界對生鮮電商這一垂直賽道前景的質疑。2019年7月,一張逮捕令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帶走了生鮮電商平臺“鮮生友請”的董事長張知豪以及吳明明等5名管理層,至此,該平臺的全部門店已全部關閉。11月,另一社區生鮮電商“妙生活”也被曝關掉所有門店、抱憾離場;其官方APP已無法提供服務、官方微信小程序也無法正常打開。1個月后,已獲得三輪融資的“吉及鮮”出現資金問題,最終因融資失敗而宣布停止運營。
(2019年生鮮電商“死亡”名單,來源:網經社)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對于生鮮電商來說,有保證的供應鏈渠道,發力高質量資源配置,才能讓消費者買到具有高性價比的商品。同時,眾多生鮮電商平臺在產品種類、服務體驗以及配送方面的特點并不突出,并且始終處于燒錢培養市場、消費習性的階段,這種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模式,無法持久延續。
結語:
與綜合類電商相比,以生鮮電商為代表的垂直電商往往顯得“小而美”,但也容易因品類有限而難以覆蓋消費者的多方面需求。正因如此,其在與綜合電商競爭的過程中并不占優勢。
至于生鮮電商的未來,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未來隨著生鮮市場的線上滲透率逐步提升,其對食品安全的把控也會愈加嚴格,擁有全產業鏈資源和全渠道資源的企業優勢將愈加凸顯。
同時,標準化帶來的價值是生鮮產品形象的統一、品牌價值的提升,既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又使價格得到保證、盈利能力增強,還能提升產品的溢價能力和附加價值、擴大品牌影響力,最終贏得更廣闊的市場機遇。